歡迎回到「轉捩點」系列。在這裡,我們分享來自獸醫同業的真實案例,展示心電圖(ECG)如何在關鍵時刻徹底改變病患的醫療管理。本期聚焦綜合腫瘤治療中一項重要課題:監測化療藥物引發的心臟毒性。
患者資訊: 一隻 10 歲的混種犬,正在接受多柔比星(也被称为阿霉素, doxorubicin) 治療淋巴瘤。
臨床表現:這位患者對化療反應極佳,淋巴瘤已完全緩解。在接受第四次多柔比星的回診中,精神良好、反應靈敏。身體檢查未聽到心雜音或心律不整,飼主也未觀察到咳嗽、無力或運動耐受不佳等症狀。
轉捩點 – 化療前心電圖:
依照院所的標準流程,在給藥前使用 CardioBird 進行心電圖檢查。經過AI 分析及心臟專科醫師的複核發現,相較於治療前的基線心電圖,這次的心電圖出現明顯變化:頻繁的心室早期收縮(VPCs),呈現二聯律(bigeminal pattern)。
ECG 發現與關鍵影響:
在一顆先前正常的心臟中出現新的心室性心律不整(ventricular arrhythmia),且時間上明確與多柔比星使用相關,這強烈暗示了藥物誘發的心臟毒性。這是一項亞臨床變化——心電圖提供了唯一的警示訊號。若沒有這次心電圖檢查,患者可能會再接受一次具有潛在危害的藥物劑量,增加漸進性、不可逆的心肌損傷與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的風險。
這個「關鍵轉捩點」直接導致治療計畫的即時改變:
您的重點提示:
本案例示範了處理可能造成心臟毒性的化療(如 多柔比星)時不可忽略的幾項重要流程:
透過將 ECG 例行性整合至腫瘤患者的治療流程,你正在主動保護牠們的心臟。作為全球獸醫群體中的一份子,我們應當善用科技,以更精準、更安全的方式對抗癌症,確保延長生命的同時,不犧牲其生活品質。
有自己的「轉捩點」案例嗎?我們非常期待聽到你的故事,歡迎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