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What’s Up!

轉捩點:心電圖 (ECG) 改變一切的實際案例 – 案例2:胃擴張扭轉 (GDV) 病患

 

歡迎回到「轉捩點」系列,這個單元我們將聚焦來自獸醫同業的真實案例,展示ECG如何戲劇性地改變毛孩的治療結果。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個常見急症,其中ECG監測扮演關鍵角色:胃扭轉(Gastric Dilatation and Volvulus, GDV) 。

 

病患:一隻6歲雄性德國狼犬,出現急性腹部膨脹和乾嘔症狀。

 

臨床表現:典型的GDV症狀:焦躁不安、心跳過快,腹部緊繃且敲診呈現鼓音。當務之急是立即穩定生命徵象並準備進行手術。

 

轉捩點 – 急診ECG:在放置靜脈點滴時,醫療團隊使用CardioBird進行了快速心電圖檢查。除了預期中的竇性心搏過速外,心電圖波形顯示了更令人擔憂的狀況:頻繁的多源性心室早期收縮 (VPCs)。這顯示存在明顯的心肌應激反應,這是GDV已知的併發症。

 

ECG發現與關鍵影響:
在GDV病例中,心律不整相當常見且可能致命。這些異常通常由心肌缺氧、電解質失衡和心臟毒性物質釋放所引起。在這個案例中,ECG在麻醉前即時、客觀地評估了心臟的電氣穩定性。

這個「轉捩點」ECG直接改變了麻醉與醫療計劃。團隊沒有急著進行手術,而是先開始靜脈注射利多卡因 (lidocaine) 來控制致命性心律不整。透過CardioBird進行連續心電圖監測,讓團隊能夠根據病患反應調整利多卡因劑量,確保在麻醉誘導前後維持更穩定的心跳節律。這種主動處置顯著降低了麻醉過程中發生心跳停止的風險。

 

您的重點提示:

這個案例強化了處理GDV病患的關鍵流程,特別是像德國狼犬這樣的高風險品種:

  1. ECG應列為分診標準程序: 心電圖檢查應該成為每個GDV病例初始穩定處置的必備項目,與靜脈點滴放置和X光檢查同等重要。
  2. 不只關注心跳速度: 不要只計算心跳次數。要主動篩檢心室性心律不整(如VPCs、心室頻脈),這些在GDV病例中很常見,可能需要在麻醉前進行特定治療。
  3. 讓ECG引導穩定過程:出現明顯心律不整是一個重要信號,表示應該在麻醉前先用藥物優化病患狀況。這包括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和校正電解質異常,將高風險的麻醉誘導轉變為可控的過程。

將快速心電圖判讀納入急診流程標準,您就能從被動照護轉向主動管理。作為全球獸醫社群的一份子,我們正在運用科技自信地做出關鍵決策,為最脆弱的病患爭取最好的治療結果。

 

您也有難忘的「轉捩點」案例嗎?我們很期待聽到您的故事。歡迎與我們分享!

Jenny 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