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t Spotlight #20:
獸醫專訪:詹益萍 博士
迎來 CardioBird 【獸醫專訪】 系列的第20期,我們特別邀請了一位在獸醫心臟醫學領域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專家——詹益萍獸醫師成為我們的專訪對象。詹醫師不僅是中興大學獸醫學博士、亞洲獸醫內科(心臟科)專科醫師,也是 CardioBird 長期合作的心臟專科顧問,陪伴我們從最早期的 AI 心電圖訓練,一路走到今天的全球化服務。
為了慶祝這個對 CardioBird 而言意義非凡的節點,我們決定以 特別的形式 呈現這一期的內容——讓詹醫師以第一視角,親自講述她的職涯故事、心臟醫學之路,以及與 CardioBird 一起成長的心路歷程。
以下,就由詹醫師親自帶領我們,一起走進她的世界。
最初章【關於我】
我是詹益萍獸醫師,心臟專科獸醫師,中興大學獸醫學博士。曾在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擔任心臟科主治獸醫師,並獲得亞洲獸醫內科專科醫師(心臟科)的資格認證。目前為吉米哈利和凝視動物醫院心臟專科獸醫師,及台灣少數能以⼼導管治療動物⼼臟疾病的獸醫師。2012年回到中興大學教學醫院後,開啟受到美國臨床教育模式啟發的互動式教學,教導診療實習學⽣和碩⼠班的⼩動物⼼⾎管疾病課程。之後亦獲聘台⼤獸醫系兼任助理教授,至此仍在大學授課心臟超音波課程與⼩動物⼼⾎管疾病。除臨床工作與教學外,我亦指導過多名臨床組碩士生心臟相關主題的碩士論文,並發表在國際型獸醫研討會與國際期刊。
如果要用三個詞來形容我,我會說是:熱忱(Passion), 創新 (Innovation)・執著(Perseverance)
這三個詞貫穿了我從學生時期,到投身臨床、研究、教學,一直到今天的每一步。
第二章【成為獸醫,是命中注定的選擇】
對於大學聯考年代的我來說,會當上一名獸醫是命中注定。從小就喜歡蹲在大樹下看螞蟻搬運的我,喜歡動物、喜歡植物,一直深信其他的生物和人類一樣有情感能溝通。雖然小時候有養幾隻狗狗,但都被不愛動物的母親送走了。大學聯考選填志願的時候,其實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獸醫,卻冥冥之中將一個不熟悉的系所填到第一志願。收到正式錄取後,母親極力反對,希望我重考。那個年代,獸醫常常被解讀是殺豬的。念了獸醫師五年,家中也反對了五年。這樣的反對並為消磨我的興致,大學時期到各個實驗室當工讀生,到校外動物醫院見習,摸索未來的方向。直到大四,勇敢的和恩師林荀龍老師提說想要跟他的門診,看到老師對飼主和動物的同理心、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開啟我也想成這麼棒的獸醫師和老師的想法。從碩士班到念完博士班,從流浪動物醫療到內科醫療,最後走向心臟專科。當年進入獸醫系是命中注定ˊ,林老師是我獸醫職業與教學的伯樂而成就現今的我的推手。
第三章【與心臟科的緣分:從台灣到美國,再回到台灣】
於中興大學碩士班畢業後,留在母校小動物內科服務,因為對⼼⾎管疾病的熱衷,於2008年申請⾄台中榮總⼼導管室⾒習三個⽉,繼而在隔年和兩位啟蒙恩師-傅雲慶醫師和林明志醫師合作完成台灣第⼀例以⼼導管治療⽝先天性⼼臟疾病的案例(動脈導管栓塞術與氣球撐開術)。2011年透過⺟校支持,到美國普度⼤學⼼臟科進⾏住院醫師的訓練。雖然後來因為經濟因素無法完成三年的完整訓練拿到美國專科醫師證照,但我從不認為自己因此止步。回台灣後,我繼續在心導管治療與心臟超音波上深耕,成了台灣最早且最有經驗的一批心導管治療獸醫(台灣目前少於三人)。
今天回想起來,那段旅程讓我明白:專業不是一朝一夕累積的,而是靠不斷前行。
第四章 【獸醫不僅治癒動物,也療癒人心】
獸醫,顧名思義是動物醫生,雖然治療的是不會說話的毛孩子,但面對的可能是憂心忡忡的飼主也可能是不怎麼愛護動物的飼主。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和我們一樣熱愛動物,但卻可以利用我們的專業診療、治療動物和緩解病痛。面對五花八門的飼主,同理他們的擔憂、理解他們的難處,進而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獸醫不只是治療動物的醫師,更是在理解飼主與生命之間,學習成為更好自己的過程。」
“Being a veterinarian is not only about healing animals, but also about understanding people — and growing to become a better person.”
從醫多年,我不停告訴自己,醫者父母心。並不是每個飼主都有能力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雖然我的專業讓我多從事高端醫療,但學習理解飼主的難處與焦慮,給予適當的醫療建議。而且我深信,毛孩的爸媽把自己的身心照顧好才能帶給毛孩快樂和幸福,而獸醫從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常常想,我希望我的家人生病時到醫院遇到什麼樣的醫師,就該期許自己變成什麼樣的獸醫。
「以同理為起點、以愛為核心,療癒的不只是動物,還有牠們身邊的人。」
“With empathy and compassion, I aim to heal not only animals, but also the hearts that care for them.”
第五章【最難忘的患者:米克斯犬「旦旦」】
在我碩士班畢業,剛開始在教學醫院執業時,有一對年輕夫妻帶著他們十歲的米克斯犬旦旦來到我的診間。旦旦罹患嚴重二尖瓣疾病及肺水腫,在沒有pimobendan的年代,沒有二尖瓣手術的年代,我竭盡所能,治療期間反反覆覆肺水腫和氮血症,誠懇與滋滋不倦的治療旦旦大約一兩年。那時的我看起來很稚嫩,經常被誤認為是學生,有些飼主甚至一進門就要求換醫生。但旦旦的家人從未動搖過對我的信任。旦旦離世一個月後,他們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一系列旦旦與他們生活照片框到醫院送給我,感謝我這一兩年的照顧。當下我感動得說不出話,只能默默地抱著他們,他們諸不知我才是心中滿滿的感謝,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和鼓勵,感謝他們讓我有勇氣帶著稚氣的臉龐走向未知的專業領域。這個照片框隨著我到美國、回台灣、念完博士班、拿到專科、結婚、生子,每當我在人生中遇到困難,就會看著它發想。女兒曾問我:「你為什麼要掛者別人家的狗狗的照片?」我說:「因為他是我從事獸醫臨床醫療的勇氣來源啊!」
第六章【我的專業領域】
我主要專注於獸醫心臟病學,除了犬貓心臟外,亦從事特寵動物、馬、鯨豚動物的心臟診斷。其中以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衰竭的治療、心臟超音波學、介入性心血管治療 (PDA栓塞術、氣球撐開術、心絲蟲夾蟲術、人工節律器裝置)為主要。目前正積極發展二尖瓣介入性修補手術。
第七章【我與 CardioBird 的緣分】
我於2018年成為CardioBird的心臟專科顧問,從初期一天幾份心電圖報告到現在一天上百份,伴隨着CardioBird的成長,也算是我獸醫生涯中意想不到的發展。對於CardioBird,我有一份母親看著孩子成長的感情。永遠記得當初在台北火車站和Joe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 一 對長期待在教學醫院、猶如小白兔的我來說,眼前的這位CEO,沒有商場的盈利感,反而帶著悠悠的書卷氣息,訴說對想要結合科技讓動物醫療更即時便利的理念。他可以捨棄高薪、人人稱羨的工作,為了理想而投注在未知的領域。這些年來,CardioBird不斷地求新求變求完美,對於獸醫臨床診斷與監控的實用性與即時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吸引我的,卻是Joe不忘初衷的熱誠與執著,讓我深信多年陪伴CardioBird成長是值得的。
最終章【我想成為的人:用專業與溫度啟發下一代】
多年來在臨床、教學與研究中打轉,可以在幾百個獸醫師面前有自信的侃侃而談,這在大學和碩士班的我是從未想過的。林老師曾說,我是他遇過最內向的人,他以為他自己很內向了,沒想到我更內向。想當年,我只要一上台報告就腦袋一片空白,之後的提問也突然聽不懂了,大學時期的臨床討論或碩士班的seminar,無論之前準備如何,後來總是驚慌收場,痛哭流涕,骨子裡我並不是一個有自信的人。看著擁有比我們當年更有資源的年輕後輩,我期許大家能莫忘初衷,找到適合你的位置,勇敢前進。只要自己不放棄,冥冥之中就會有很多伯樂出來幫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自然就找到自信了。
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成為一位用專業與溫度療癒生命、以真誠與堅持啟發後輩的獸醫。」
“To be a veterinarian who heals with skill and compassion, and inspires others with authenticity and perseverance.”